博客
关于我
【rabbitMQ】04 如何实现高可用?
阅读量:588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12

本文共 84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消息队列在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而对 RabbitMQ 这样的高性能消息队列系统而言,其高可用性实现至关重要。那么,RabbitMQ 高可用的实现方式有哪些呢?

1. 普通集群模式(无高可用性)

在普通的集群配置中,RabbitMQ代理的所有数据和状态都集中在节点上。默认情况下,消息队列存在于单一节点,虽然集群中所有节点都能访问和看到消息队列。这种架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其流程 mechanics是通过将所有节点作为消息队列的访问点,并将所有消息都存储在各节点中。在主节点宕机时,其他节点可以通过镜像机制重新访问数据,从而避免因单点故障而导致的消息无法访问。不过,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:

  • 优点:可以在主节点宕机时实现数据备份,提高消息的吞吐量。
  • 缺点:虽然实现了数据备份,但因为消费者每次都需要随机连接到实例拉取数据,或者固定连接到特定实例,从而导致数据拉取开销或单实例性能瓶颈问题。此外,一旦主节点无法恢复,其他节点也无法暂时代替,从而导致消息处理中断。

2. 镜像集群模式

镜像集群模式通过设置主从关系实现消息队列的高可用性。每个节点都将消息队列的完整镜像保存下来,消息会在集群中的各个节点之间自动同步。当某一节点发生故障时,其他节点可以接手继续处理,以确保消息的可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。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优点:实现了高可用性模式,主节点无法访问时,从节点可以自行切换为主节点,无需等待恢复。
  • 缺点:这种模式会造成较大的网络带宽压力,因为所有节点都必须保持与其他节点的持续连接,数据同步耗费更多资源。此外,这种模式没有很好的扩展性,如果某一具体队列负载较大,则无法通过简单地增加节点的方式进行线性扩展。

总结

在选择 RabbitMQ 的高可用性实现方式时,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权衡。如果主要关注高可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,镜像集群模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反之,如果对带宽消耗和扩展性要求不高,普通集群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合理的选择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lckx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andriod 开发错误记录
查看>>
C语言编译错误列表
查看>>
看明白这两种情况,才敢说自己懂跨链! | 喵懂区块链24期
查看>>
张一鸣:创业7年,我经历的5件事
查看>>
CentOS5 Linux编译PHP 报 mysql configure failed 错误解决办法
查看>>
《web安全入门》(四)前端开发基础Javascript
查看>>
pycharm新建文件夹时新建python package和新建directory有什么区别?
查看>>
python中列表 元组 字典 集合的区别
查看>>
python struct 官方文档
查看>>
Android DEX加固方案与原理
查看>>
Android Retrofit2.0 上传单张图片和多张图片
查看>>
iOS_Runtime3_动态添加方法
查看>>
Leetcode第557题---翻转字符串中的单词
查看>>
Problem G. The Stones Game【取石子博弈 & 思维】
查看>>
Unable to execute dex: Multiple dex files
查看>>
Java多线程
查看>>
Unity监听日记
查看>>
openssl服务器证书操作
查看>>
expect 模拟交互 ftp 上传文件到指定目录下
查看>>
linux系统下双屏显示
查看>>